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1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林业   196篇
农学   577篇
基础科学   7篇
  216篇
综合类   1566篇
农作物   40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274篇
植物保护   133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东北油豆角腐皮镰孢菌为靶标菌,采用室内平板对峙培养和温室防效测定方法,从发病油豆角根际(围)土壤中筛选拮抗能力强的芽胞杆菌菌株,以期获得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生防资源。结果表明:该试验筛选到一株拮抗芽胞杆菌WJ-126,初步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该菌株对油豆角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的相对防效可达60.92%。  相似文献   
72.
2018年在北京通州试验基地的一温室内发生一种甜瓜新症状病害,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该病害,采集典型发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测定其致病性;利用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法鉴定该病原菌种类,并测定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melonis。该病原菌在查彼克培养基(Czapek)上生长最快,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比较适合的碳源为甘露醇、麦芽糖和葡萄糖,比较适合的氮源为酵母浸膏。该病原菌对光照不敏感,菌丝致死温度为68℃下10 min。通过分析病害的发生特点,推测这种病害初侵染源可能是种子携带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73.
棉枯萎菌血清学检测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棉枯萎镰刀菌菌丝中孢子提取的蛋白质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的2种抗血清As2、As10中成分复杂,用琼脂双扩散法和比较对流免疫电泳法测定特异性,交叉反应明显。As2用木贼镰刀菌的异原、As10用禾谷镰刀菌的异种抗原吸收排除非特异性成分后,抗血清的专化性提高,消除了交叉反应。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利用此种经吸收后的抗血清检测棉枯萎镰刀菌可以准确地鉴定到尖孢镰刀菌种的水平,但不能区分专化型。  相似文献   
74.
用改良理查德液体产毒培养基培养棉花枯萎病菌,取其培养滤液作为毒素液。测试了毒素液对抗病、感病品种种子发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的毒害作用和对幼苗的致萎作用以及对叶片电导率的影响。为毒素液应用于抗病资源的快速筛选与鉴定、体细胞抗性突变体的筛选等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5.
An hexane extract from roots of Black Boo Stammi, a cultivar of date palm, resistant toFusarium oxysporum f. sp.albedinis, contained substances which inhibited the spore germination and the growth of the germ tubes of the three isolates of the pathogen that were tested. Extract from roots of Jihel, a susceptible cultivar, lacked these substances.Samenvatting In een hexaanextract van wortels van de dadelpalm, cv. Black Boo Stammi die resistent is tegen de Bayoudziekte, bevonden zich stoffen die de sporekieming en de groei van kiembuizen onderdrukken. Dit gold voor alle drie isolaten vanFusarium oxysporum f. sp.albedinis, die werden getoetst. In extracten van de vatbare cultivar Jihel werden de kieming en de groei niet geremd.  相似文献   
76.
百合枯萎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百合枯萎病是甘肃省百合产区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研究证明,百合枯萎病系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 Sheldon)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Mart.)Sacc.]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在种球内,或以菌丝体、厚垣袍子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害的发生与连作、线虫、栽培技术及气候因素等密切相关。多菌灵对此病有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7.
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与体内生化成分相关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棉花不同抗感黄萎病性品种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在无菌土中体内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相应地高于接菌土中的含量。蕾期抗耐品种平均含量为2.276%,高于感性品种的1.417%,而铃期趋势相反。叶片单宁含量高于根部。在无菌土中,抗耐品种叶片单宁含量平均为3.58%,高于感病品种的3.28%;而在接菌条件下趋势相反。根部棉酚含量显著高于叶部,但两者极显著相关。在无菌土和接菌土中,抗性品种棉酚含量均高于耐性品种,而耐性品种又高于感性品种。棉株体内棉酚含量与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显著正相关。同工酶谱测定显示,过氧化物酶在抗感品种的无病症叶片中,酶带特征基本一致,叶片显症后表现主酶带区加宽,主酶带数增多,变化趋势与症状严重度正相关。在显症条件下,抗性品种酯酶同工酶活性略强于感性品种;与无症叶相比,显症叶的SOD酶带数由原来的4—6条减少至3—4条,抗性品种的酶带数少于感性品种1—2条。  相似文献   
78.
土壤添加剂防治细菌性青枯病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3年在四川用一种土壤添加剂对烟草和番茄青枯病进行了小区防治试验,当剂量分别为75克/株和100克/株时,防治效果分别达59.6%和78.9%,显著优于同时参试的农药。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剂的防病机制主要是通过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体而实现的,施用添加剂的土壤比对照土壤中的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增加10~103倍  相似文献   
79.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于番茄茎部能较强抑制番茄青枯病菌生长的内生细菌B47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其最适生长pH5~6,最适生长温度为35℃。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淋根法先接种B47菌后接种病原菌和用注射法先接种B47菌后接种病原菌的处理可取得81.25%和92.10%的防效,而用淋根法、注射法同时接种B47菌与病原菌的处理防效较低。  相似文献   
80.
Zusammenfassung Erstmalig wurden mit den vorliegenden Untersuchungen Spargelstangen zur Haupterntezeit auf endophytischen Pilzbefall untersucht. Sie zeigen, dass im Ernteprodukt zwar Fusarium proliferatum als potenzieller Mykotoxinbildner zu finden ist. Eine mögliche natürliche Kontamination mit Fumonisinen bestätigte sich nicht. Von den mit F. proliferatum infizierten Stangen wies nur eine Stange mit grau-rosa-orange farbenen Gewebeveränderungen an der Basis sichtbare Symptome auf. Allgemeine Rückschlüsse auf eine mögliche Gefährdung oder Nichtgefährdung des Verbrauchers beim Verzehr von mit F. proliferatum kontaminierten, symptomlosen Stangen können aus der Analyse nicht gezogen werden. Hierzu müssen weitergehende Untersuchungen zur Wirt-Pathogen-Interaktion erfolgen und die phänotypischen und genotypischen Einflussfaktoren in diesem Prozess noch näher untersucht werd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